德森環境
融媒中心

德森環境官方網站

分享到
返回頂部
行業動態 |【專家觀點】董戰峰等: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思路與重點方向

【專家觀點】董戰峰等: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思路與重點方向

發布日期: 2024-12-09 訪問量:34 字號 A- A A+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將聚焦建設美麗中國作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七個總目標之一,對新時代新征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做出重大部署,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高度重視和戰略謀劃,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以改革之力匯聚攻堅克難強勁新動能,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指明了前進方向,意義重大而深遠。


德森土壤環境治理修復項目


明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總體思路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取得的顯著成效,為我國生態環境穩中改善和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提供了堅實制度保障。但必須清醒認識到,當前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尚未根本緩解,生態環境穩中向好的基礎還不穩固,生態文明建設仍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美麗中國建設任務依然艱巨。我國生態文明制度體系還不夠完善,部分現有制度還不能完全支撐和匹配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以及美麗中國建設的新形勢新要求,一些改革措施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有待增強。邁向新征程,必須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著力從體制機制上解決好生態文明建設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一體推進生態文明制度集成、機制創新,為全面推進美麗中國建設、譜寫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新篇章提供有力保障。

在改革目標方面,緊扣“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建設要求,明確“聚焦建設美麗中國,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這一目標既同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緊緊圍繞建設美麗中國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目標一脈相承,又同黨的二十大和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做出的戰略部署相銜接,為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明確了目標導向。

在改革方向方面,進一步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質要求之一,明確要求“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

在改革路徑方面,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中國式現代化之路指出了系統的實施路徑,針對性地提出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等三方面的重點改革任務。其中,“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是被首次提出,“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則重點針對深入推進環境污染防治、提升生態系統多樣性穩定性持續性、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提供制度保障。


把握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重點方向


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是美麗中國建設的重要時期?!稕Q定》面向美麗中國建設目標,圍繞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健全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等三個方面做出具體部署,涉及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和制度層面,既有對過去改革舉措的完善和提升,也有根據新形勢新要求需要提出的改革措施??傮w看,要把握以下4個重點方向:

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美麗中國和生態文明建設是長期而復雜的系統工程,《決定》中完善生態文明基礎體制系列舉措就是要進一步夯實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根基,從空間管控、監測評價、明晰產權、筑牢生態安全底線、加強法治建設等方面明確生態文明建設基礎性的制度安排。實施分區域、差異化、精準管控的生態環境管理制度,守牢自然生態安全邊界,守住環境質量底線。推動生態保護紅線法制化建設,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健全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制度,加快建立現代化生態環境監測體系,推動實現降碳、減污、擴綠協同監測全覆蓋。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體系,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和生態產業化發展奠定基礎。完善國家生態安全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提升國家生態安全風險研判評估、監測預警、應急應對和處置能力,健全生物安全監管預警防控體系。編纂生態環境法典,統籌推進生態環境、資源能源、應對氣候變化等領域法律法規制定修訂,強化美麗中國建設法治保障。

健全生態環境治理監管體系。生態環境治理監管體系是生態環境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是確保生態文明制度落地生根的重要制度體系。首先,把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制度作為突破口,強化基于排污許可的環境監察執法機制,加強對各類污染源的全面監管,實現對環境污染源的實時監控和預警。同時,深化環境信息依法披露制度改革,逐步將環境信息披露范圍拓展到氣候治理、自然等相關信息,加快構建環境信用監管體系,提升環境信息的透明度,強化社會監督作用,持續激發企業內生動力。此外,要強化多維度協同監管。建立新污染物協同治理和環境風險管控體系,推進多污染物協同減排,提高污染治理和風險防控能力。在重點流域和生態環境敏感脆弱區域,強化跨區域跨流域監管協同聯動,推動重要流域構建上下游貫通一體的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

健全生態文明建設經濟政策體系。聚焦進一步深入發揮環境經濟政策的激勵引導功能,《決定》中多處提及支持生態環境保護以及綠色低碳發展的環境經濟政策創新。聚焦生態環境領域,要按照“資源有價、使用有償”,全面推行水資源費改稅;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建設多元化生態保護修復投入機制;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推進生態綜合補償,健全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機制,統籌推進生態環境損害賠償,拓寬綠水青山向金山銀山轉化的路徑。聚焦支持綠色低碳發展領域,要實施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財稅、金融、投資、價格政策,健全綠色消費激勵機制,優化政府綠色采購政策,完善綠色稅制等,充分運用經濟政策工具激發市場活力和內生動力。

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的關鍵是要處理好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關系,以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一方面,要加強資源節約集約循環利用,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健全廢棄物循環利用體系,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要以碳達峰碳中和為引領,全面促進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健全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機制。加快規劃建設新型能源體系,完善新能源消納和調控政策措施。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完善適應氣候變化工作體系。建立能耗雙控向碳排放雙控全面轉型新機制,構建碳排放統計核算體系、產品碳標識認證制度、產品碳足跡管理體系,健全碳市場交易制度、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制度。


著力狠抓改革任務落實落地落細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圍繞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改革,既要繪制好藍圖,更要抓好施工落實,這也是全面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和關鍵環節。

健全責任傳導機制。針對生態文明體制重大改革任務,逐項梳理、分解細化,形成具體實施方案,層層分解到各個部門、各個地區,確保事有人管、人有確責、責有限期,構建同心協力抓發展的責任閉環。建立健全改革責任落實跟蹤督導機制,以釘釘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實,切實解決壓力層層衰減的現象。

積極鼓勵試驗探索。堅持頂層設計與地方探索結合,支持創建國家生態文明示范區等。有條件的地方根據改革要求,結合當地實際,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生態文明制度成果和有效模式,切實落實“容錯”機制,在改革方案設計與落實之間建立反饋和調整機制,全面激發各地改革創新的積極性。

健全評估研究機制。評估是貫徹落實改革政策的重要抓手,是政策過程的核心環節。盡快建立健全科學、切實有效的評估標準,及時對已推進的改革措施及其效果開展評估,更加注重改革措施實效,以系統性、全面性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政策工具效果。同時,做好改革措施的研究和儲備,突出針對性、可操作性,確保增加有效政策制度供給。

完善典型案例推廣機制。及時總結改革成功經驗,加快“由點及面”推廣,最大限度地發揮其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建議國家有關部門定期或不定期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新案例評選活動,采取政府文件、案例發布、媒體宣傳、現場會議等多種形式推介典型改革經驗和模式,加快形成改革成果推廣復制的良好局面,真正讓“盆景”變“風景”。


作者:董戰峰 程翠云 杜艷春,作者單位: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德森環境官方客服
德森環境官方抖音

鄭州德森環境

二維碼

微信掃一掃,分享給朋友!

狠狠躁夜夜躁人人爽天天不卡|极品精品国产超清自在线观看|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8|国产高清在线视频小尤奈